“当镜头对准班费记录本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廉洁不是遥不可及的大道理,而是藏在日常的每一个选择里。”24级4班的彭绎颖在剪辑作品《班费风波》时感慨道。为营造浓厚的校园廉洁文化氛围,引导师生倡导礼义廉耻,播撒清廉种子,让廉洁意识深入人心,助力学习教育走深走实,4月23日,在一场历时一个月的“清风传家·视界——红色家风廉洁微视频创作大赛”赛圆满收官的同时,也拉开了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2025年“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的序幕。我校学前教育系11个班级以镜头为笔,用光影叙事,将红色家风与廉洁文化凝炼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为校园注入清廉力量。
本次大赛紧扣“红色家风”主题,鼓励学生通过伟人故事、廉洁行为示范等题材进行创作。参赛班级需提交时长不超过10分钟的微视频作品,并附200字创作阐述。 活动旨在通过团队协作,提升学生剧本编写、影像制作等实践能力,深化对廉洁文化的理解。活动共吸引学前教育系11个班级参与,提交作品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造力与责任感。在选题时,学生们注重将廉洁文化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例如2024级2班《廉洁之镜:从故事中照见初心》创新地表达了“公生明,廉生威”,廉洁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更是校园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通过视频创作提升大家对校园不良行为的认知,吸引更多同学加入抵制行列。2024级4班《班费风波》以校园生活中的班费管理为切入点,探讨诚信与责任的边界。学前教育系主任王玲表示:“红色家风和廉洁故事不仅是历史的缩影,更是需要传承的精神财富。细节见真章,小故事传递大能量。我们希望通过学生们的参与,让廉洁文化更生动、更贴近生活。”
“学生作品中既有宏大的历史叙事,也有微观的生活洞察,评审过程像一堂生动的廉洁教育课。”评委老师们感慨道,“学生们的作品让原本严肃的评审过程变成了一场沉浸式的廉洁文化交流,既让廉洁理念在思想的交锋中得以深化,也为后续的廉洁教育工作提供了鲜活案例与创新思路。”作品评审采用专业评审(50%)与大众评审(50%)相结合的模式。专业评审团由播音主持专业教师、中文专业教师及学校纪检委员等组成,从主题契合度、创意表现力、技术完成度等维度综合评分。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团体奖及单项奖共13项。
在本次大赛中,23级1班作品《可为?不可为!》凭借深刻的主题表达与精良制作摘得团体一等奖;作品《廉洁之镜:从故事中照见初心》《巾帼清风铸芳华》荣获二等奖;《清浊》《班费风波》《白黑》分获三等奖。此外,单项奖涵盖最佳编剧、创意、摄影等领域,充分体现活动的多元化评价标准。优秀奖则表彰了《崖畔桂,雪中梅》《赵一曼》《算盘上的清廉刻度》《廉洁竞选》等特色作品。
廉洁文化微视频创作大赛的圆满举办,标志着我校在廉洁教育创新实践中的又一突破。通过参与活动,同学们不仅提升了视频创作的实践能力,更在团队协作中深化了对廉洁文化的理解。2024级2班学生李桔森分享道:“从选题到拍摄,我们不断思考如何用镜头传递廉洁的价值。这个过程让我们意识到,廉洁不仅是口号,更是需要践行的日常准则。”未来,学校将继续以活动为载体,通过舞台剧展演、廉洁绘本创作等形式,让崇廉尚洁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正如2023级1班制作团体在获奖感言中所说:“镜头会褪色,但廉洁的刻度将永远清晰。”